Featured image of post 中國同志的“形式婚姻”(圖)

中國同志的“形式婚姻”(圖)

  中國同性戀者的"形婚"

  “2012年夏天的晚上,我和朋友在學校操場一圈一圈地繞,我跟他說,我要是能在北京找一個二環邊上有房有車的姑娘結婚,該多好呀,“31歲的王虎回憶起2012年的那段往事時說,“我找到瞭那樣的姑娘,但這一切並不是我想要的。”

  王虎是一名男同性戀者。

  當時在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當教師的王虎,接連遇到瞭來自同志身份、經濟壓力和工作上的煩惱,讓他幾乎陷進瞭人生中最糟糕的階段。他想到瞭"形婚”。

  王虎一心想找的姑娘,是一個"彼此信任、擁有朋友感情"的形婚物件。形式婚姻(又稱"形婚”)不同於"同妻"、“同夫”(即同性戀隱瞞性取向與異性戀結婚的狀況),而是雙方為男女同性戀者,透過締結形式上的異性婚姻,來給家庭和社會一個交代。

  湊巧的是,幾個月後,同在北京的一個女孩向王虎表白。女孩曾和一名拉拉交往過九年,迫於社會壓力,希望結婚。

  “她的出現,讓我好像抓住瞭一棵救命稻草。“兩人很快決定走進形婚。2013年,他們在北京登記結婚。由雙方父母出資,在西直門附近購買瞭一個兩居室。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像王虎想的那樣各自有男女朋友、互不干涉。原本聲稱自己是同性戀的女孩似乎愛上瞭他,要求晚上"抱著睡”。而這樣的依賴,讓王虎感到越來越不安。

  一年後,王虎選擇瞭向家人出櫃,他在網路上找到一位媽媽傾訴:“我多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對我說,孩子這不是你的錯。“王說:“打完這句話我就哭瞭。“但隨之而來的不是雙方父母的理解和原諒,所有的指責都指向瞭王虎。“他們要我去做性傾向’矯正’,催我們生孩子,“王虎說,“我做不到,連睡在她旁邊都感覺難受。”

  出櫃和結婚沒有解決王虎的任何問題。現在,他依然和形婚的物件居住在一起,“但幾乎沒有交流,害怕回西直門那個家”。

  在中國,像王虎一樣,迫於社會及家庭壓力,而與另一個異性的同性戀者走入一種有婚姻之名而無婚姻之實的人群並不在少數。在這種形式婚姻中,雙方往往會事前口頭或書面制定協議,分割婚姻中的各項事務。而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社會環境的鬆動以及LGBT公益組織的宣傳,形婚在當代中國的同性戀人群裡,顯得格外難以為繼。那些正走入或已經走入形婚的人群,正面臨著處理生育子女、財務分割及面對雙方父母等巨大問題。在看似無懈可擊的形婚外表下,諸多隱患正在隨時間一一顯現。

  難以維持的形式婚姻

  70後的河北人張陽,有過兩次形婚的經歷。張在上海經營自己的公司,因為家庭的壓力選擇瞭形式婚姻。在第一段"婚姻"中,女方在婚禮現場就鬧起瞭情緒,隨後加之女方不願生育而告吹。很快,張陽選擇瞭第二個形婚物件,他們簽訂瞭公證協議,用試管嬰兒的方式,生下一對雙胞男孩,由張出資撫養。

  但最後,這段形式婚姻也沒能維持太長時間。張陽無法隱瞞孩子撫養中的太多細節,而選擇向父母出櫃。現在,張陽願意承擔女方一定的生活費用,但不願她過多接觸孩子。

  “我們那時候已經在準備復婚瞭,吃藥啊、鍛鍊身體啊,準備要個小孩。“1982年生於西安的阿森在六年前也有過一段形式婚姻的經歷,但僅僅維持瞭兩年就宣告失敗。

  在一次飯局上,阿森遇見瞭他的形婚物件婷婷。“當時來瞭五六個拉拉吧,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多拉拉,每個看起來都不錯,“阿森說,“我和她互相感覺都挺好,就開始相處瞭,是兄妹一樣的感情。”

  2009年,阿森和婷婷在深圳結婚,雙方父母是一年以後才被告知的,見父母、擺酒席,和所有異性戀婚姻一樣,阿森幾乎完美地走完瞭所有的程式,“父母也很開心”。然而,因為牽扯瞭兩個家庭、阿森與婷婷女友的關係等種種問題,他們最終選擇瞭離婚。

  “我們是和平離婚,後來她和她女朋友分手瞭,又來找我想復婚,我也同意瞭。“阿森把實情告訴瞭父母,他們看到兒子的感情再次走向正軌,深感欣慰。阿森同時向父母出瞭櫃,父母答應,這些問題等生完小孩再說。然而,阿森的形婚物件再一次不辭而別,在找到新的女朋友後,去瞭新疆。

  “最初是想透過形婚來讓父母開心,給父母一個交代,“阿森說,“沒想到最後給父母的是傷害。“直到現在,阿森的母親還不能接受這些事實,並常常跟阿森埋怨,“一定是那個壞女孩,把你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參照異性戀婚姻指令碼

  “希望你:年紀不超過32歲;身高160以上,外形女性化特徵明顯,性格溫和,易溝通交流,有自己的固定L愛人。“在某社交網站的一個形婚論壇裡,一位自稱"成熟端正"的"大叔"網友貼出瞭這樣的帖子。“大家一起孝順雙方父母,做人人眼中的恩愛夫妻,私底下是親情關係的兄妹。大家真誠相對,相互扶持相互關心,給父母最大的釋懷與欣慰。“在帖子的末尾,這位網友寫道。

  在走入形式婚姻的同性戀人群裡,對於形婚物件的要求出人意料地與一般異性戀群體的要求並無太大出入。女生要求男生"高大帥氣,收入穩定”,而男生則要求女生"溫柔體貼,孝順”。雖然雙方心知肚明這是一樁沒有感情的交易,但交易的雙方卻依然或遵循傳統,或迫於壓力地參照瞭異性戀婚姻的指令碼。

  沒有異性婚姻之實(如性生活),卻徒有異性婚姻之名,要在彼此的生活中扮演夫妻的角色,這是絕大多數形婚物件最頭疼的問題。

  “曾經有一對,雙方已經分開住瞭。但有一次一方的父母突然造訪他們名義上的家,嚇得另外一方趕緊從浦東打車到浦西,來維持住在一起的假象。“LGBT平權組織"親友會"的負責人阿強說。

  還有一次,阿強認識的另一對形婚夫妻準備拍婚紗照,但因為雙方都不願意為此多花錢,所以選擇瞭最便宜的,一千多塊的婚紗照種類,“這在當地就是一個笑話”。拍完婚紗照,男方找女方平攤這一千多塊錢,氣得女生迅速"分手”,結束瞭這段"婚姻”。

  除瞭財務,子女生育及撫養可以說是形婚的的重頭戲。在接收訪問的形婚物件裡,不少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形婚。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一願望往往難以實現。

  “不要形婚,形婚沒好下場!“加上微信後,這是張奇(化名)的第一句話。來自廣東的他目前30多歲,定居在深圳。2012年,已經向父母出櫃的他拗不過來自社會的壓力,還是與一名女結瞭婚。結婚後,兩人很快做瞭人工授精。2012年12月,孩子出生瞭。

  “然後一切都變味瞭,“張奇說,“她開始不斷跟我要錢。“隨後兩人關係急轉直下,並於2013年離婚。本來因為想要孩子而走在一起,毫無感情的兩人,最終還因為爭奪孩子的撫養權,而走上法庭,因為孩子不滿2歲,撫養權判給瞭女方。

  “拉拉和Gay就像貓和狗一樣,是天敵,湊在一起不會有好結果的,“張奇反覆強調,“我周圍選擇形婚的朋友,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他還表示,等孩子懂事後會把一切告訴他,不會有任何隱瞞,“我覺得他會理解我的。“張奇說。

  因為對孩子的渴望走到一起,卻因為與彼此的難以磨合而分開,這樣的例子在形婚物件中比比皆是。而更多的人根本走不到如張奇一樣可以生孩子的地步,便已透過於無法包容彼此,也因缺乏維繫婚姻的最基本紐帶:感情,而迅速分開。

  同志群體的汙名化

  “站在LGBT工作者的立場,我堅決反對形婚,“LGBT平權組織"同志親友會"的負責人阿強說,“這只是把同志要面對的問題拖後,而不是解決。”

  他認為,形婚是人群對社會壓力妥協的表現,是"假裝以異性戀的身份生活”。

  在他接觸的形婚人群裡,大部分處於這種婚姻狀態的雙方都不會與對方住在一起,“這樣能維持比較久,如三四年左右”;而更多的案例,則是雙方住在一起後,在財務、生育及處理雙方家長關係等問題上的根本性不一致,沒有異性戀婚姻之實,卻同樣要面對異性戀婚姻的煩惱。

  “最有意思的是,雙方雖然身為,但在形婚中卻往往需要扮演各自的社會性別角色;女性一方還是會跟男方索要彩禮等,並會要求對方更多地承擔家庭義務。“阿強說。在他接觸的形婚群體裡,財務問題往往是矛盾的爆發點。“曾經有一個上海的女同性戀者,三天就跟她的形婚’老公’分手瞭。原因是他居然跟她計較早餐吃的包子稀飯各給多少錢。”

  “形婚是一種中國特色的產物,能避免就儘量避免,“中國知名兩性學者李銀河說,“我也曾促成過一對形式婚姻,但我並不支援。目前中國上層社會對於同性戀的寬容度提高瞭,形婚現象相對不多;在下層,如工人農民等裡面的同性戀群體,還面對很大的壓力。“她表示,這樣的群體,就會更易因家庭壓力走進形婚。

  形式婚姻"產業鏈”

  相對於LGBT公益組織及形婚"過來人"的大力勸阻,在中國,專門服務於形式婚姻需求的專業網站、APP卻以無比迅猛的勢頭髮展起來,而網路互助群組更是不計其數。

  “如何尋找形婚物件?形式婚姻成功的關鍵要素有哪些?如何避免形式婚姻帶來的糾紛?這些問題,請您參閱我們為您精心準備的《形婚指南》。“在一家叫作"中國形式婚姻"的網站首頁,醒目地寫著這樣的廣告語。

  目前,該網站已經集聚瞭將近40萬名會員,並稱是"中國最早、全球規模最大"的形式婚姻網站。“會員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對他們來說,父母、親戚遠在老家,形婚更易操作,不太會穿幫。“網站站長林海說。

  “但從我個人的角度,更鼓勵出櫃,而不是形婚,“林海表示,“對中國的形式婚姻市場來說,未來至少還有二三十年的需求,隨著社會包容度和同志群體的能見度提高,這樣的同性婚姻方案也許會成為歷史。”

  林海稱:“中國形式婚姻網主要透過VIP會員服務盈利,但財務上僅保持營收平衡。”

  除瞭跟異性戀交友網站一樣蓬勃發展的形婚交友網站,類似的APP也出現瞭。2015年最新上線的APP"彩虹佳緣”,就是一自稱"嚴肅的男同女同形婚交友平臺”。

  “尋求形婚的人群需求最強烈的年齡段在28歲至30歲之間,“彩虹佳緣創始人廖卓營說,“相比以前,現在形婚的渠道和方式很多樣,市場很大。”

  而針對這些形婚網站和APP的出現,同志平權公益組織WorkForLGBT的創始人Steven Bielinski則認為:“這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商業行為,荒誕可笑。“Steven Bielinski強調,形婚商業化使不誠實和欺瞞融入同志對婚姻的社會價值,形婚這一趨勢越盛行,通往平等的道路就會變得越曲折。

  形婚中的焦灼者

  “她最怕我去她父母那兒喝酒,“今年40歲的馬如東說,“一喝酒就特別緊張,生怕我喝醉亂說話。“生活在重慶的馬如東是一名公務員,他和他的"老婆"林芬已經形婚十年。

  2006年,馬如東經過朋友介紹,認識瞭林芬。他們很快決定形婚。“那時候她沒有工作,其實我並不是特別滿意。“馬如東說。除瞭約定不要孩子,他們沒有更多書面或口頭的約定,便辦理瞭結婚手續。

  連馬如東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婚一結就是十年。

  “不過問各自的私生活、財務獨立、需要對方配合的儘量少,這是我們能撐十年的一些基本準則,“馬如東說,“干擾已經降到最低,但有時候必須付出一些時間成本,需要表演,很討厭。”

  “如果說心裡的願望,我們還是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出櫃,能活得真誠些。“他說。

  然而,在中國,同性戀人群依然面對巨大的社會及家庭壓力。在那些無法坦然出軌、面對他人眼光的同性戀者裡,形婚這條路雖然艱難曲折,卻也許仍會是他們未來的選項之一。

  在北京零度以下的寒夜裡,快迎來第三個結婚紀念日的王虎向記者發來微信:“一想到孩子我就有奇怪的恐懼,我害怕有一天他會指著我說,‘都怪你是同性戀!’”

Built With Hugo | Theme By St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