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恐同,不管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都疼

恐同,不管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都疼


電影《恐同》海報

“我是同性戀,我害怕人們討厭我”

奧地利電影《恐同》講述瞭這樣一個故事:

在軍營中,A是一名下士,為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痛苦不堪。公共浴室中,士兵B把A揍得眩暈,因為B感到"噁心"。

而A的"夢中情人"C也參與嘲笑A的人群中,甚至一起捉弄A。在一次雙人搭檔的執勤中,C也承認自己和A一樣。

當A問C為什麼和他們一起嘲笑自己時,C抱頭痛哭著回答:我也不知道。

A、B、C都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患上"恐同症"。

顧名思義,“恐同"就是恐懼、厭惡同性戀,甚至打壓同性戀者。

1

“直"來"直"去

“知道舍友是Gay時,他夜夜睡覺捂著’菊花’。”

一些直男、直女們在"恐同"這方面真的很辛苦。

看到同性畫面就渾身不適,如果知道自己身邊有同性戀,就開始"發散思維”:

· 上帝給他一把槍,他卻用做攪屎棍?
· 兩個女的怎麼爽?
· Ta不會瞄準我吧?
· 明明找物件都這麼難瞭,Ta還掠奪我們的資源!

在我們的想象力方面,魯迅先生已經給出部分描述:“一見短袖子,立即想到白臂膊,立即想到全裸體……立即想到私生子。”

而一聽到"同性戀"便想到xing交、體位,這想象力也不差。

而且,同性戀者是喜歡同性,但是審美又沒偏差,只要自己不是集萬千風情於一身,基本上可以捨棄這種疑惑瞭。

再說,在愛情的世界裡,資源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優勝劣汰的。

有個教授曾經做過調查:男性恐同者無論從數量還是程度上都超過女性,而男性的恐同物件通常是"男男”,因為這讓他們聯想到自身,而"女女"的聯想更加性感撩人。

這裡,往深一層來看,“厭女"的情緒得好好說說。

厭女並不是討厭女性,而是討厭男性身上的"女性氣質”。

兩個十幾歲的少女手牽手或者同睡一張床往往會被認為是最好的朋友。

而兩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做同樣的事情則會被立即視為"同性戀"。

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男性就要陽剛,男性就要百折不撓。

就像那位恐懼舍友的"他",生怕自己被攻而扮演成女性角色。

以前看過國外一個影片,一位媽媽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時,她的表情很難以置信,但是知道自己的兒子是"攻"時,她放鬆地舒瞭一口氣。

在一些同性關係中,男性對自己是"攻"還是"受"總會有爭執。

所以,直男們透過"恐同"的心理可以向別人傳達:我不是娘娘腔。

同時,用這種"抗拒"的方式也反映出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對於不同事物的排斥。

因為不瞭解,所以離得遠遠的:萬一對方是洪水猛獸呢?

2

恐同即深櫃?


電影《恐同》劇照

相對於直男的表裡如一,為瞭融入大多數,“隱身"同性戀者不得不偽裝成異性戀,進而抨擊"線上"的同性戀。

C就是這樣。而且,這樣例子不少。

· 某美國參議院前議員向同性求愛被曝光,相對的是,此前他兩次投票反對把因厭惡同性戀而犯下的罪行歸為仇恨罪。

· 一位牧師在佈道時說同性戀是一種令人厭惡的行為,但2006年他卻被人爆料和一名男性有著三年的同性關係。

· 美國最大反同性戀團體的主席艾倫·錢伯斯,對人說自己靠信仰的力量從男同性戀"恢復正常”,並娶妻。但是,後來他坦誠:“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被男人吸引……”

國內外針對"恐同是否深櫃"做過不少調查,透過研究"恐同者"觀看同性影片的生理反應,發現多數百分比的"恐同者"都有同性傾向。

最近一項新研究,一些對Gay不友好的男大學生對Gay圖片有著謎之喜愛。

“深櫃"往往引來更多的嘲笑,因為總是與"形婚”、“騙婚”、“懦弱"聯絡在一起。

在選擇瞭"形婚"的同性戀群體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恐同症患者。

正是出於這種由於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而對自己的貶低,他們往往覺得對不起父母,覺得自己是錯的。

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人在焦慮、緊張的情緒下也會起生理反應。

3

“線上"擠壓


土耳其兩座城市中貼滿的最新海報,看到同性戀者就馬上處死

對於A——明確的"線上"同性戀者——來說,相對於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更可怕的是他正在和將要面對的擠壓。

在部隊中,他處處受到戰友們的欺辱、嘲笑、鄙視。

而將來退伍以後,他要麼痛苦地壓抑自己,就成瞭自欺欺人的"深櫃”;要麼堅持自己,引來親戚鄰居的指點、唾罵,使家人"抹黑”。進退維谷。

在美國,一個小男孩意識到自己的"不同"。

這個年輕的紐約少年,坐在自家門前的臺階上哭泣著。

他在部落格上寫道:“我是同性戀,我很擔心我的以後,我害怕人們討厭我。”

即使美國已經實現同性婚姻合法,民眾的"恐同症"也難以治癒,甚至2015年以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建議禁止男同獻血。

青春期往往是苦難的始發期,因為他們太"特別"。

他們會因恐同遭受攻擊、騷擾和挑逗,而這僅僅是一方面的苦難。

在承受別人異樣眼光的同時,還必須得接受自己。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俄羅斯,“恐同"氛圍更是嚴重。

有個測試影片,兩個男性(演員)牽手走在路上,頻頻招來側目、咒罵,甚至肢體碰撞。

眾所周知,俄羅斯以"戰鬥民族"著稱,甚至童話中的公主都是體格健壯的。“娘炮兒"當然難以容忍。

有人說:

我們的文化裡,
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
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我們的文化"的範圍太大瞭,包括不同宗教、不同政治、不同國家、不同地域。

不管是古希臘、古巴比倫還是中國,在上古文明甚至中古文明中,同性之愛從來不是禁忌。

直到後來,宗教、道德,人為自己的思想與軀殼上瞭種種鐐銬。

這鐐銬也成為"我們的文化"中的一部分,而我們逐漸習慣瞭,意識不到它的束縛,甚至能帶著鐐銬跳舞。

就像心臟疼瞭,才意識到心臟的存在。

只有感到枷鎖讓自己痛苦,才意識到枷鎖的存在。

恐同,
不管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
都疼。

Built With Hugo | Theme By Stack